杭州市2024年应急管理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基层应急体系作用发挥、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统筹机制完善和全民应急素养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现常态长效、长治久安,为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贡献应急力量。

  深化巩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工作成效,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载体,标本兼治,激发企业自主安全源动力,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着力压实企业主体“三个责任”。一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全员责任。推动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风险岗位员工知责履责尽责,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带队检查、分管负责人安管员每月组织检查、车间班组每天安全巡查“三个检查”;持续推进规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全覆盖,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上墙;常态化开展使用危化品、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安全防护器材佩戴和专项应急演练。二是压实企业风险管控隐患治理责任。推动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冲压、电焊、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开展矿山安全生产本质提升三年行动;逐年推进涉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有化工工艺危化品重点使用企业接入全市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推动企业聘请第三方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评价、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安全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常态化落实企业安全风险排查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闭环,“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安全风险常普常新。三是压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动火、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线上报告承诺,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线上巡查和流动电焊、有限空间线下抽查;开展安管员队伍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有人管、有平台、有培训、有评定、有激励,构建“市-区-镇街-安管员”安全管理网络,按行业、分领域完成危化品使用企业安管员全覆盖实操安全培训和考试;继续推广班组安全自主管理,鼓励企业落实班前班后会、师傅带徒弟、重点班组与企业负责人“结对子”等制度,发挥重要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班组在防范、处置事故中关键作用。

  (二)强化发挥社会力量“三个支撑”。一是发挥社会服务机构技术支撑。修订完善服务机构监管规范,通过评级公示、排名通报、约谈函告、处罚降级、信用限制等措施长效化提升服务机构水平。严格执行检查类事项分离回避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评价报告、整改确认备案制度。二是发挥技术检查员专业支撑。充分利用技术检查员的专业能力,协助开展市级监管企业年度服务检查,研究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标准,加强与区县技术检查员队伍的沟通协作和工作联动,制定全市分级分类安全监管工作指引和符合杭州市情的行业检查标准。三是发挥行业联盟自律支撑。落实高危企业安责险投保和服务全覆盖,建立运用安责险服务评价管理体系。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相当、务实管用”原则,推动行业领域安全联盟建设,定期组织安全联盟成员开展安全咨询、检查辅导、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互查互学互评活动。

  (三)深化开展安全生产“三个行动”。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服务执法行动。按照“服务更优化、执法更严肃”要求,划分高风险重点企业、较大风险及以下重点企业和较大风险及以上一般企业、较大风险以下一般企业三个层次,落实市、区县、镇街三级分级分类监管执法企业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远程+现场”精准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鼓励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配置技术检查员先帮扶企业找隐患,对轻微初次违法且及时整改的,依法不予惩罚或从轻处罚;对隐患整改不闭环或举一反三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的,严格落实“两个一律”进行“一案三罚”。二是开展企业员工安全素养提升行动。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企业社会化专项服务,落实安全培训、问诊示范、反馈讲解和交叉检查。落实事故举一反三制度,以案促改加强事故警示、通报约谈、现身说法和面上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因发生事故、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停产停业或受处罚的企业,开展安全应急体验馆线下再培训再教育。严格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对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点进行全覆盖条件复核。三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总结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经验做法,紧盯重点领域、短板不足,落实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健全重大事故隐患通报督办机制,推动落实隐患清单逐条销号。

  坚持“站队合一、防救结合、以防为主、救早灭小”目标导向,强化基层应急力量责任担当,切实发挥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作用,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全力推动安全监管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一)注重星级创建提档。一是完成达标创建。高质量推进乡镇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一体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实施质量督导。按照“建在镇街、统在区县”要求,深化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区县自查自纠、市级定量抽检等分级开展达标站全覆盖“回头看”。三是开展星级评定。择优评定一批会创新、敢攻坚、有成效、群众满意的星级站,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成果。

  (二)注重教育培训提能。一是加强区县局领导班子培训。深入实施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实施计划,将区县局分管领导纳入市局统培统训,通过网络培训、在岗自学、业务研讨等按季开展培训,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履职能力。二是加强基层站长培训。围绕基层作用发挥、隐患排查、防汛防台响应、消防安全等实务实操知识,市级每年组织一次集中脱产培训,持续培养一批熟悉应急消防安全监管和有统筹协调复杂问题能力的基层乡镇骨干力量。三是加强辅助力量培训。分级制定基层安全技术检查员岗位说明书,提高区县、乡镇队伍规范化建设。突出工贸领域、消防领域等重点领域,按月对区本级、乡镇技术检查员开展业务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能力检测。

  (三)注重机制运行提效。一是推动融合“141”基层治理体系。持续推动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应用建设。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现有指挥系统、重大应用与“141”基层治理体系融合贯通。二是强化常态化督导检查。指导督促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建强报告、通报、督办、例会、提醒等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职能。三是严格隐患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加强对基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严格隐患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将风险隐患防范在早、控制在小。

  (四)注重监管执法提质。一是明确监管对象分级分类。研究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治理体系,对重点行业(领域)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明确基层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频次。梳理编制市级、区县、乡镇隐患排查指导手册,提升基层发现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二是组织观摩执法和能力比武。以常见工贸、消防事故隐患排查为主题,组织开展镇街隐患排查比武活动,组织全市应急管理执法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人员、镇街监督检查人员轮流开展观摩执法。三是深化业务“传帮带”。以需重点关注的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清单为指引,加强市、区县、镇街三级联动,用好基层技术检查员资源“传帮带”。

  (五)注重要素配套提升。一是实施干部培养交流。常态化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开展蹲点调研和专题调研,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完善正向激励机制。积极推荐参评“最美应急人”,并开设《先锋榜》专栏集中宣传。会同杭州市平安卫士关爱基金会,加强关怀慰问。三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以敲门宣传、扫楼宣传为载体,结合专题授课、实操演练等,深入企业、社区、家庭普及火灾防范、消防灭火、自救逃生等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围绕“4353”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和“1833”防汛防台联合指挥工作体系构建要求,立足优化统筹机制,实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目标。

  (一)完善大应急统筹调度机制。一是完善应急值守机制。统筹建立城市安全大值班机制,开展联合值班值守工作。二是优化研判会商机制。强化风险会商研判,每月组织开展森林火险、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会商研判,编制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研判报告。三是完善指挥调度机制。完善“1833联合指挥体系”运行机制,编制防汛防台指挥要素图;完善突发事件指挥调度机制,制定联合值班值守专班突发事件指挥调度操作手册,最大限度发挥联合指挥整体效能。四是强化队伍物资统筹管理。下发进一步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的通知,统筹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专业装备建设,支持区、县(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快配备易操作、易维护的基础应急装备;开展防汛抢险救援和个人防护装备应用建设,提升基层一线防汛责任人安全防护水平。五是加大融合指挥能力提升。强化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全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枢的作用。

  (二)完善大安全统筹协调机制。一是构建安全生产“4353”工作体系。强化数字赋能,贯通运用省安全生产“4353”工作系统平台,迭代优化“分析研判、决策部署、检查督办、综合评价”功能模块,梳理完善适合平台运行的工作体系、标准体系、责任体系等。二是用足用好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发挥“七张问题清单”作用。常态化开展领导包干、专业督查、联合督查、技术暗访、媒体曝光等多层次督导检查,全面压紧压实政府端、企业端安全生产责任。持续细化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分级分类。迭代完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综合评价指数模型。三是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衔接推进国家、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杭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各行业领域特点,制定细化实施辖区三年行动方案和各领域工作子方案,围绕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进度、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等,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四是推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加大对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研究,及时更新旅游、体育、交通、城市运行等领域负面清单;探索建立重大活动期间市专委会下沉包干长效机制,强化市对区专委办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完善定期会商、联合检查、组团服务、约谈k8凯发通报、及时报告、上下联动等工作机制,督促各重点行业领域围绕重要节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文化培育,推动市级部门及市属企业制作建设、城市运行、小微园区、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科普宣教片,制作有限空间、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危化品事故警示教育片,在行业企业和社会面宣传。

  (三)完善大减灾统筹调度机制。一是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实施年度国家、省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和提升工程,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协助配合省地震局做好防震减灾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对照市应急物资专项考核指标要求,督促区、县(市)全面落实抢险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使用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强化灾害风险防控。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常态化更新与隐患排查相结合,及时更新风险区域及隐患点,开展全市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依据“八张风险清单”分层分类分级研判管控工作机制,强化风险管控,细化人员转移方案。三是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推动各地强化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实现全市涉林乡镇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优化完善森林火灾航空救援机制,提升森林火灾处置能力。四是强化数字平台共享。更新迭代普查数据库,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五是持续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充分运用风险普查市、县级成果,优化应急预案,优化应急物资、应急队伍等资源配置;常态化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拉练;推进基层减灾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完成减灾能力培训。

  坚持系统化、项目化、品牌化、实效化,以“365天,天天安全”为理念,实施应急宣传“365”工程,推动应急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努力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

  (一)“3”个维度打造应急宣传品牌。一是升级打造系统“安全365”品牌。设计推出“安全365”宣传品牌标识,统一应用于图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载体,营造系统化宣传氛围。尝试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安全365工作室”,建立安全宣传运行机制,逐步提高采编、制作、推广能力。二是融合打造杭小应IP品牌。持续设计推出“杭小应”分类角色和文创产品,通过图标、展架、模型、海报、短视频等载体,融入各类应急宣教体验馆、市民中心、社区学校、避灾安置场所等公共场所,提高应急宣教“见面率”。三是持续打造“应急铁军 安全先锋”党建品牌。深化“1+X”党建联建活动,形成以全市统一品牌为主、区县品牌为辅的百花齐放良好局面。突出应急形象塑造,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基层一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进行集中宣传。

  (二)“6”个着力点提升应急宣传实效。一是以企业为着力点助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聚焦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制作一批高质量培训课件;制作不少于3类企业应急逃生救援标准化演示片。挖掘宣传安全班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联盟建设经验等优秀案例。每月16日开展集中警示曝光。开展“敲门进企”活动,督促较大风险企业岗位风险、逃生路线图、安全生产举报电话覆盖率提升。二是以学校为着力点打好应急素养根基。聚焦学生群体火灾、踩踏、地震逃生应知应会,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安全知识培训、体验馆打卡等安全教育活动;推动实现《安安全全每一天》读物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实现“开学安全课”全覆盖、“童心绘安全”全参与。三是以社区为着力点扩大应急科普宣传覆盖面。聚焦社区居民火灾防范和逃生应知应会,制作火灾逃生、电梯被困逃生、电动车安全充电演示片发放到镇街,利用业主群、社区各类宣传载体等开展多种形式应急科普宣传;同时依托社会救援队伍力量,组织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四是以农村为着力点提高应急科普宣传精准度。聚焦村民自然灾害防范和转移避险应知应会,以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为重点,在汛前制作发放应急一卡通,督促属地开展全覆盖灾害逃生宣传教育;在主汛前开展全覆盖人员转移避险演练。五是以家庭为着力点将应急科普送到最小单元。聚焦家庭风险识别应知应会,针对燃气、火灾等常见事故风险,制作家庭用气、用电安全提示卡,督促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发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微型消防站、网格员等基层治理力量,通过“扫楼”宣传送到家家户户。六是以机关为着力点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着眼于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推动相关部门、市属企业履行安全宣传职责,协调各成员单位宣传资源,借势借力营造应急科普宣传氛围。

  (三)“5”项机制强化应急宣传保障。一是建立应急系统线上“首席新闻官”机制。定期发布重要政策、风险提示。二是建立应急发布宣传提示单机制。每季发布宣传提示单,制作宣传物料。三是建立应急宣传成果共创共享机制。推动创作喜闻乐见的应急安全宣传作品;各区、县(市)总结有本地特点的应急安全宣传工作,择优在全市推广。四是建立应急宣传交流机制。组建全系统宣传(信息)骨干队伍,定期培训交流分享。五是建立效果测评机制。开展逃生自救技能掌握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调整应急科普侧重点。

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 Copyright ©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电话:0898-0898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