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投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迎来快速增长期。2023年11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超过120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至3倍,达到11000GW,加快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2023年,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全国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超过14亿千瓦;2019-2023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速每年保持在10%以上。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2.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也在加快,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2241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19年—2023年各类电源累计装机情况(万千瓦) 2019—2023年规模以上各类电源发电量情况(亿千瓦时

  风电仍将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开发方向。截至 2023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 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风电已成为开发和应用最为广泛的绿色能源之一。风电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大幅下降。2016年以来,全国“弃风限电”情况明显改善,未来政策导向将推动风电行业的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光伏发电高速发展成为增量绿色能源主要来源。截至 2023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约 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光伏发电已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呈现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户用光伏“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整县推进”和“大基地”将很大程度决定光伏开发规模与竞争格局,企业将围绕这两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储能产业前景广阔,“新能源+储能”成未来趋势。近年来,为了尽可能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并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各种储能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得以快速发展,“新能源+储能”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截至 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其中: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规模约1236万千瓦,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规模达1539万千瓦。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为应对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增长,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落地,以储能为代表的产业正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

  控制产能增速,行业供需趋于平衡。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贯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盐行业产大于销的状况趋于缓解。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新增产能 655万吨,产能利用率提高了2%,产能、产量增速总体趋缓,《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末全行业原盐产能力争控制在 12500万吨以下。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产销一体化集团优势显现。《盐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盐业体制改革后行业进入整合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头部企业纷纷加快内部改革,积极开展并购重组,重构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参考美国、日本等国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盐行业也将朝几大优势盐业综合性集团并存的格局发展。

  食盐产品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明显。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化趋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食盐品种日益丰富,食盐品牌逐步确立。据统计,食盐品种较“盐改”前增加了40%以上,中高端盐及健康盐衍生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低钠盐、功能盐品类逐渐成为主流,高端化在食盐行业正形成共识。与海外发达国家中高端食盐市场占比约8%-10%相比,中国中高端食盐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溢价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游需求疲软,工业盐价格下行。在供强需弱的背景下,工业盐价格持续下行。根据两碱工业盐价格指数,2023年12月工业盐价格指数较2022年4月最高点下跌21%。2024年国内工业盐产能面临去库存压力,伴随天然碱新增产能释放,工业盐需求端预计将延续偏弱态势,短期内价格难以恢复高位。

  天然气生产、进口和消费同增,景气度回升。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 2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连续七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但五年里天然气产量增速持续缓慢降低。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的重要增长极。天然气进口大幅增长,进口量1.2亿吨,增长9.9%。消费方面,2023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94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能源消费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消费增量中有将近70%来自公共服务、商业、发电。

  量增价跌,天然气市场回归理性。2023年天然气产业上下游重新调整市场边界,降价增量的氛围渐浓,市场重建秩序、走向理性。全国天然气消费增速达7.6%,一改 2022年增速首次为负的颓势。天然气价格也在回归理性,以 12月华东区域的管道气竞拍价格为例,价格下降35%至3.68元/立方米左右。

  储运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区一价”加快天然气“全国一张网”。12月 13日,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日输气量突破 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发布,明确天然气管网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一区一价”,打通了天然气管网到终端用户的“最后一公里”。云南区域,中缅天然气管道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 410亿立方米,桂气入滇(百色—文山)项目获国家核准,连接川气、缅气、海气的西南通道项目列入“全国一张网”实施方案。

  报告期公司重点聚焦“绿色能源”的同时深耕“盐业”,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盐、天然气三大板块,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食盐、工业盐、芒硝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天然气销售、入户安装服务等。下辖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云南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泸西县云能投风电开发有限公司、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宁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及曲靖云能通泉北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十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利用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风力发电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的特点。

  利用太阳光热发电,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电站根据其规模、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包含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

  集中式光伏是指装机规模较大、场址集中的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荒漠、山区等空旷地带,通过大量的光伏板或者太阳能跟踪系统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输送至远离发电地的用户。分布式光伏是指安装在用户现场或与电网连接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光伏电站,通常安装在屋顶、墙面或地面,可以直接为附近用户供电。

  食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素有“百味盐为首”美誉,也用于各类食品加工。

  工业盐,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工业用途广泛,被称为“化工之母”,主要用于基础化学工业,包括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此外,工业盐还可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建筑业、日用化工、石油石化、无机化工以及硬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

  芒硝,化学名称工业无水硫酸钠,可以用来制取硫酸铵、硫酸及硫化钠等化工原料,还是制造洗衣粉的重要原料。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主要用于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工艺生产、天然气化工工业、城市燃气事业、压缩天然气汽车等。

  公司向上游供气商采购管道天然气,价格在基准门站价的基础上根据供、用气量的供求关系浮动;在与上游签订的管道天然气合同量不足时,参加交易中心组织的线上交易,以竞拍交易、摘牌交易、仓单交易等方式取得交易中心组织市场化气源;LNG、CNG向气源供应商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

  管道天然气由公司支线管道输送至支线分输站或末站,再由管道输送至工业用户以及各下游城市门站,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进入城市高、中、低压管道,最终提供给下游用户。

  采购的LNG通过槽车运输并储存至LNG气化储备站储罐内,通过气化装置气化为气态天然气后,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进入城市高、中、低压城市管道,最终提供给下游用户。此外,部分LNG送至加气站用于天然气汽车的加气。

  公司在玉溪、曲靖等规划建设天然气应急储备中心,主要发挥应急调峰功能,在下游用气低谷时,将支线管道内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至储备站的大型储罐内,当用气高峰时再将储存的LNG气化输送至城市门站;同时可为未通管道气的区域提供气源。

  公司将采购的管道气、LNG、CNG,通过支线管道、门站、城市管网、储配站等,销售给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商业用户、加气站等用户。

  主要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实施管道施工和燃气设备的安装并按相关规定收取费用。

  新能源:云南风光资源丰富,且云南的新能源尤其是风电与水电有着良好的协同互补优势。公司是省属国企投资开发、建设运营风力发电的主力军,是云南能投集团光伏发电资产证券化的承接平台,将长期秉持新能源发展核心战略,以发电端为基础,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供给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截至 2023年末,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累计 158.1万千瓦,进入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前三,在建规划装机容量 47万千瓦,列入年度建设项目清单装机容量67万千瓦。

  盐业:云南盐业是省级盐行业发展平台,是云南省唯一原盐生产商和供应商,是云南省唯一食盐生产商和省级食盐批发企业,产销协调运转,分销机构覆盖全省,长期深度耕耘食盐市场,消费者忠诚度高,“白象牌”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在省内品牌优势突出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天然气:天然气公司是云南省级天然气发展平台,承担着全省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市场推广、产业培育等工作,是云南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已建成通气及具备通气条件支线KM,稳居省内第一。玉溪市、曲靖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全面建成,云南省天然气大规模应急储备能力实现“零突破”。公司天然气售气量稳步提升,2023年售气量同比增长25%。

  风电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地域性强。云南省内每年6月至 10月为小风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大风季,风力发电季节性很强。

  光伏发电全年第二季度发电量最高,约占全年发电量的 29%以上;其次是第三季度,约占全年发电量的 24%以上;第一季度与第四季度发电量相当,分别约占全年发电量的20%左右。主要原因是第四季度太阳位于南半球,太阳高度角低,太阳光与光伏板面角度较小,不利太阳光的吸收,光损失大,此外第一、四季度天气冷,阴、雪天气较多,辐射量降低,导致发电量下降。

  食用盐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消费较为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但受居民的采购习惯等影响,食盐销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工业盐产销量受国家经济政策及下业景气度影响明显,行业周期性显著。

  天然气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商业热力、动力来源,无明显行业周期性,但具有季节性特征,寒冷季节与炎热季节之间的峰谷差较明显。

  公司业绩主要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机遇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影响。报告期公司业绩主要来源于新能源和盐业板块。

  新能源:业绩主要受装机规模、设备运行效率、来风情况、上网电价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一是做大做强增量,二是做精做优存量。随着通泉风电场、涧水塘梁子风电场及永宁风电场陆续全容量并网发电,公司新能源板块增量新能源项目投产见效;与此同时,报告期来风情况同比向好,存量37万风电项目平稳高效运行,发电量同比增加9197万度,各所属风电场全年综合风机利用小时数在云南省各新能源发电企业中排名前列。综上,报告期公司发、售电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盐业:业绩主要受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产能利用率、成本水平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公司多措并举提升效益,一是坚定不移推进生产控本,有效应对工业盐价格周期波动;二是持续深耕云南食盐市场,优化品种结构,强化渠道管理,扎实做优终端,稳固省内食盐市场占有率,在日本核污水排海期间,全力做好食盐保供稳价,充分展现国企担当;三是全力以赴“走出去”,积极主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天然气:业绩主要受输气量、售气量、采购价格、销售价格、入户安装规模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全力以赴稳定生产经营,积极拓展终端市场,全年输(售)气量2.54亿方,同比增加25%;二是加快推进应急气源储备项目建设,曲靖、玉溪 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建成并具备储气条件,形成 3600万方天然气储气能力,填补云南省大型储气设施的空白;三是积极开发增值业务。当前由于下游客户尚在大力开发过程中,已投运的支线管道的实际输气量与设计输气量的差距较大,支线管道的输气收入暂时覆盖不了其转固后的成本费用,报告期天然气业务亏损增加。从未来发展看,构建省内“一张网”并充分发挥天然气资产效益尚需一定的时间过程。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不存在重要影响的政策变化,或者新政策出台对公司存量装机容量、发电量、电力业务收入或成本有重大影响的情况。

  2023年云南省新增新能源投产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达2085.6万千瓦,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新能源总装机达3524万千瓦,推动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9.2%。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光伏装机量达1995万千瓦,已超越火电成为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云南未来新增新能源装机将以光伏发电为主,分布式光伏发展将由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

  云南省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超过2800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云南风电装机容量达1529万千瓦,风电已成为省内第三大电源。

  云南省作为绿色能源生产基地,绿色发电指标较为突出,电力结构更加清洁绿色。2023年,全省全部发电量 4150.72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 3905.06亿千瓦时。其中,绿色发电量 3264.77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 2897.65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277.24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89.88亿千瓦时)占比83.6%,火电发电量640.29亿千瓦时,占比16.4%。2023年,云南省全社会用电量为2513.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工业用电179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在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的指引下,新能源成为云南“十四五”新增主力电源,全省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创新能力、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但随着绿色铝材、硅材一体化项目陆续投产,未来省内用电大幅攀升,将由“供大于求”向电力供应阶段性困难转变,确保新能源按期并网是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可靠

  电力供应的关键。近年来,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政策规划,新能源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

  (1)2020年 9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在适宜地区适度开发利用新能源规划及配套文件的通知》(云能源水电[2020]153号),在适宜地区适度开发利用新能源规划,在曲靖、红河、文山区域的风电规划装机规模为 800万千瓦,在昆明、昭通、楚雄区域的光伏规划装机规模为 300万千瓦。公司投资建设的通泉风电场、金钟风电场(含一、二期)、永宁风电场项目均属于上述云南省“8+3”新能源规划项目。

  (2)2021年9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又联合印发了《“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的通知》(云能源水电[2021]210号),组织实施 44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姚县涧水塘梁子风电项目属于上述项目“保供给促投资”新能源项目。

  (3)2022年3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光伏资源开发管理,坚持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智能发展,切实解决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接网和消纳,实现未来三年新增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的目标。

  (4)2022年 4月,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新能源项目配套接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2022-2024年每年开工2000万千瓦新能源并留有裕度的原则,编制完成新能源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同时提前修订电网建设规划,加快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确保未来三年新增5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全额消纳。

  (5)2022年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云南省2022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 2022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的通知》(云发改投资〔2022〕587号),红河州永宁风电场被列入云南省2022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会泽金钟风电场、马龙通泉风电场、红河州永宁风电场被列入云南省2022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

  (6)2022年5月12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云南省省级统筹连片光伏资源市场化配置方案意见建议的函》。文件提出,按照集中开发、规模化开发原则,以光伏资源丰富的县(市、区)为划分基础,形成省级统筹管理的 19个连片光伏资源区,总规模为3639万千瓦,涉及12个州(市)中的38个县(区、市)。文件还提出了市场化竞争配置企业基本条件:同一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参与配置规模不得超过 19个连片光伏资源区总装机规模的30%,获配规模不得超过资源区总规模的25%。

  (7)2022年6月15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件明确,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铝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绿色铝谷,要打造形成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完备、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光伏产业集群。到 2024年,全省光伏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 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20GW/年以上。

  (8)2022年6月15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云南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件明确全省光伏产业布局为:将曲靖打造成为光伏产业核心区,推动保山、楚雄、丽江、昭通等重点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带动大理、德宏、昆明、红河等具备发展潜力及配套能力的地区协同发展,形成“1+4+4”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9)2022年7月25日,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能源局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新能源项目投产并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年内完成 1100万千瓦新能源投产和并网目标,省能源局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形成《云南省 2022年新能源项目投产并网项目清单》。要求各单位按照“能快尽快、能投则投、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原则,对照项目清单,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按期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力争项目提前投产并网。

  (10)2022年9月27日,云南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能源局关于征求《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文件明确:为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推动全省能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供应结构和大规模新能源发展趋势,推动新型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1)2022年12月 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云政办发〔2022〕99号),提出着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一基地三示范一枢纽”,即: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绿色能源试点示范,打造国际区域性绿色能源枢纽。到 2025年,全省发电能力较2020年增长36%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天然气管道里程较2020年增长57%,力争16个州(市)重点城市用上管道气。能源消费总量及强度“双控”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完成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阶段性目标任务。

  (12)2023年3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重中之重”项目清单的通知》(云发改投资〔2023〕217号),公司红河州永宁风电场、马龙通泉风电场被列入云南省2023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会泽金钟风电场、大姚县涧水塘梁子风电场、宁州葫芦地光伏电站、玉溪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二期工程被列入云南省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

  (13)2023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光伏发电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资源图和项目库,确保每年开发规模 1500万千瓦以上,重点支持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红河流域、金沙江中游、澜沧江金沙江上游 “风光水储”和曲靖“风光火储”等 6个多能互补基地,争取 3年时间全面开工并基本建成。支持“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加快建设,限期投产,同步接网,保障消纳。

  (14)2023年 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2023年第一批新能源建设方案》。方案明确,为确保实现2023年新开工新能源1500万千瓦、投产并网新能源项目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纳入云南省 2023年第一批新能源年度建设方案实施的项目共154个,装机1579.17万千瓦。

  (15)2023年10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云南省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方案提出八个具体行动:“扩绿”、“建新”、“降碳”、“转型”、“融合”、“合作”、“创新”、“改革”,做好碳达峰工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6)2023年12月,云南省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发布。纳入实施的项目共114个,装机1039.491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3个,装机309.895 万千瓦;光伏项目91个,装机729.596万千瓦。公司通泉风电场扩建、老尖山风电场扩建、永宁风电场扩建(弥勒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泸西片区)4个项目共67万千瓦在列。

  (17)2023年12月,云南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 2021-2024年并网风光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积极推广绿色电力交易,具备条件的新增新能源项目可纳入绿色电力交易范畴,更好体现新能源绿色电力价值。

  (18)2024年1月,云南省公布19个集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该批次项目总计19个,储能总规模为3.1GW,涉及锂电池储能项目15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2个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1个以及锂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 1个。昆明安宁空气储能发电项目在列。云南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预计带来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超过1GW。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公司紧抓云南省“绿色能源牌”战略机遇,聚焦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电力生产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做好存量,争取增量”的方式,通过自建、并购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成“运营一批、开发一批、争取一批”的新能源发展格局,促进公司绿色能源板块的做大做强。

  公司所属新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光伏)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在项目开发阶段,由项目公司负责所在区域的项目开发;在项目建设阶段,由项目公司组织实施,包括发电设备的采购和招标,以及其它相关辅助设备、材料及工程施工的采购和招标;在项目运营阶段,由项目公司负责风电场及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和检修。项目公司运营的风电场是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随后经过升压输送至电网;而光伏电站是通过太阳电池板(组件)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随后经过升压输送至电网。将生产的电能销售给电网公司的电力收入是根据单位上网结算价格与供应电网公司的电量计算得出,扣除生产经营的各项成本费用后获得利润。

  3、如公司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应当披露变化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以及对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

  2 为公司风电2023年度平均利用小时数;公司光伏2023年度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27.83小时。

  1、随着通泉风电场、涧水塘梁子风电场和永宁风电场等增量新能源项目的陆续并网发电以及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投产发电的风电和光伏项目总装机达158.1万千瓦,同时受来风情况同比向好影响,报告期公司新能源板块发、售电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平均上网电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存量37万风电项目享受国家补贴,通泉风电场、涧水塘梁子风电场和永宁风电场等增量新能源项目均实行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石新公司、会泽公司、马龙公司、大姚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泸西公司累计收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总计226,778,616.26元。

  公司所属公司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增加了经营活动现金流,进一步增强公司流动性,有利于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所属公司光伏及风电项目批复电价已包含上述新能源补贴电价,应收补贴资金已经确认到对应年度的电费收入中,上述补助资金的获得相应减少应收账款数额,不会对公司当年损益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至“十四五”末(2025年),公司将力争实现绿色能源板块装机规模513万千瓦。

  2021年6月23日、7月13日,经公司董事会2021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公司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全资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通泉风电场项目。2022年1月18日、2月11日,经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公司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全资子公司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同意全资子公司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永宁风电场项目。2023年6月5日、6月21日,公司董事会2023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公司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分别通过了《关于通泉风电场项目容量、建设内容及投资总额变更的议案》。通泉风电场、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永宁风电场装机规模合计1400MW,其中通泉风电场项目已于2023年1月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永宁风电场已于2023年12月12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金钟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首台风机于2023年11月4日实现并网发电。

  2022年7月5日,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七次临时会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涧水塘梁子风电场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涧水塘梁子风电场项目,工程装机规模为50MW。2022年8月1日,公司收到《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涧水塘梁子风电场项目核准的批复》(云发改能源[2022] 740 号)。涧水塘梁子风电场项目于2023年8月22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2年8月20日,公司收到《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核准的批复》(云发改能源〔2022〕870号)。2022年11月22日,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十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会泽公司投资建设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120MW。截至2023年底金钟风电场二期项目已取得环评、水保批复,已完成项目风机设备、主体工程施工等招标工作。

  2022年11月8日,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十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华宁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华宁县宁州葫芦地光伏电站(一期)项目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华宁公司投资建设华宁县宁州葫芦地光伏电站(一期)项目,项目本期建设规模为49MW。截至2023年底葫芦地光伏电站(一期)项目40MW容量实现并网发电,根据接网规划剩余9MW与二期项目一同并网送出。

  2023年6月5日、6月21日,公司董事会2023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石新公司于2023年7月14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标的股权的过户登记完成,并已完成资产移交及管理层变更,石新公司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是国家 AAA级食盐定点信用企业,是省政府授权云南省唯一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省政府食盐储备承储企业,控制着云南省主要的盐矿资源,经营范围包括食盐、工业盐、日化盐、芒硝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

  《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实施后,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流通渠道,各省级批发企业可以开展跨省经营,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市场竞争加剧。

  一是绿色、生态、健康优势。2017年6月云南盐业成为全国盐行业首家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PEOP证书)的企业;所属普洱制盐分公司入选 2021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及云南省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所属昆明盐矿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普洱盐低钠钙盐(碘25)、普洱盐原生岩盐(未加碘)等24种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于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绿色食品生产者的市场形象,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健康食盐产品的需求。

  二是资源优势。云南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井矿盐产区之一,原盐资源总量达 735.7亿吨,氯化钠(NaCl)保有储量位居全国第三。所属昆明盐矿和普洱制盐分公司盐矿品质优良、矿床厚、矿层含盐率高、盐层品位高,具备优质资源的内在和外部条件,具有较好的产业开发价值。

  三是品牌优势。公司旗下现有“白象”系列食盐产品和“艾肤妮”系列日化盐产品。“白象”、“艾肤妮”连续多年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名牌产品”;白象牌食盐荣获第16届、第18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象牌磨黑钙盐荣获第21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21年磨黑钙盐入选全国升级消费品名单,是 2021年云南省唯一入选全国升级消费品名单的产品;2022年公司入选“昆明市品牌建设十佳案例”;公司先后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及“COP15”合作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品牌建设,品牌传播效果良好,“白象”知名度、美誉度日渐提升,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普洱盐-原生岩盐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象牌”被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

  四是技术优势。公司精制盐主要生产装置采用盐硝联产真空制盐——五效蒸发工艺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制盐生产技术。五效真空制盐装置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特点。

  五是研发创新优势。公司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昆明市盐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利于公司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以“普洱盐”为重点,整合各项资源,完成预算分解,通过线)联动,重点营销活动加持,赛事营销运营、原产地品牌声量强化等品牌推广方式,强化普洱盐形象,建立消费者认知与沟通。

  通过杭州亚运会赛事营销。整合机场、地铁、官媒、新媒体、自媒体等多重推广渠道,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形成强势而整齐的品牌声量。其中:大交通方面,云南省内八机场自2023年1月启动电子屏广告投放,以至少5秒一个画面,每天不少于90次播放量的密集投放程度,在1-10月共计4.29亿人次旅客当中实现品牌曝光。

  事件营销方面,盐业公司员工荣获亚运及亚残运会火炬手,相关内容在公司自媒体及各官方媒体上进行了整合传播,传统媒体如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新媒体平台如新华网603888)、今日头条、新浪新闻等同步发布相关新闻信息。

  电视广告方面,在 CCTV5+体育赛事频道进行广告投放,借助官方权威媒体实现全面曝光。根据第三方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的权威数据,投放期间,29省网累计覆盖人次达4853万人次,29省网累计覆盖不重复观众1937万人。

  新媒体方面,在云南盐业官方微博进行相关运营。赛事期间每日更新相关带话题博文,并通过“超级粉丝通”投放,最终获得曝光总数115万人次,互动总数7.3万人次。通过“曲靖罗平花海马拉松”赛事营销工作,在马拉松赛事现场完成地面推广及现场直播,在10000+人次的参赛选手及其亲友中完成面对面介绍及推广。同时,始终坚持进行持续性、创新性的品牌推广工作,拓展品牌宣传推广渠道,创新品牌宣传推广形式。

  通过2023年的品牌工作,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Chnbrand2023年中国品牌力指数SM(C-BPI)食盐品牌排行榜中的稳固排名,依旧位居食盐品牌榜第6名。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出现商标权属纠纷、食品质量问题、食品安全事故等情况且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

  报告期公司小袋食盐主要通过配送商将产品配送至各类零售终端进行销售;餐饮用盐、食品加工用盐主要由公司直接销售。

  工业盐、芒硝、日化盐等产品,根据市场供需状况、风险控制需要等主要是由公司直接销售,其中日化盐产品在淘系平台开设 Aiffny艾肤妮品牌店、云盐口腔旗舰店,抖音平台开设云盐口腔护理品牌旗舰店。

  为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购买需求,公司在报告期内运营天猫、抖音、拼多多、快手白象牌旗舰店和美团优选服务,形成了集合淘宝、抖音及社区团购等一系列平台为主的线上销售网络,主要销售加碘盐、不加碘盐、海藻碘盐、低钠盐、磨黑系列等食盐产品。

  公司精制盐原料开采工艺采用钻井水溶法,主要生产装置采用热电、盐硝联产真空制盐-五效蒸发工艺技术。五效真空制盐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制盐生产技术,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特点。

  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变化等,按照“以销定产、以产保销,产销联动、双向促进”的原则开展生产经营。

  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云南独特的风能资源优势。云南省能源局数据显示,云南省风能资源总储量 1.23亿千瓦,可利用区域占全省面积的 11.5%,云南省风能资源优异。由于云南省大部分山间坝子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高海拔下风资源地形效应显著,带来较高的利用小时数。数据显示,云南风电利用小时数常年居全国前二。公司风电项目风能资源禀赋优势显著,2023年公司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 2732小时,较 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225小时高23%。

  同时,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北回归线贯穿于省内南部,各地海拔相对较高,加之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全年可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比较充裕,根据《云南省太阳能资源评价报告》,云南省省内太阳能资源总储量为2.14251X10rsMJ/a,相当于每年获得标准煤731.5322亿 t。云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资源,太阳辐射量较高,有利于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云南省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但作为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 5月是“枯平水期”,水电发电量大幅降低,同期为云南大风季,因此,云南的新能源尤其是风电与水电有着良好的协同互补优势,可以有效补足枯平水期电力缺口。

  国家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能源行业正加快向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转型,云南省风、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云南省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牌”战略,在全省电力供应趋紧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紧抓战略机遇,积极践行国家和云南省能源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做好存量,争取增量”的方式,通过自建、并购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成“运营一批、开发一批、争取一批”的新能源发展新格局,促进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通泉风电场、金钟风电场、永宁风电场、涧水塘梁子风电场、华宁县宁州葫芦地光伏电站项目及通泉风电场扩建项目、老尖山风电场扩建项目、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弥勒片区)、永宁风电场扩建项目(泸西片区)建成投产后,将增加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约218万千瓦,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在原37万千瓦基础上大幅增长约590%,新能源业务占比将大幅提升,在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地位也将显著提高,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公司新能源企业属性,亦有利于公司未来新能源业务的进一步开展。

  自2013年开始,随着各风电厂陆续开始建设,公司所属四家风电公司也在风电建设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形成了投资项目专业化管理,各电场从建设初期就以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及标准为核心,建设全程零安全事故等,泸西永三风电场在 2014年度获得云南省政府颁发的云南省优质工程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公司所属风电公司在风电投资、建设方面的竞争优势。

  公司所属风电公司自风电场营运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管理和故障处理经验,所有风电项目截止目前均未发生过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重大事故。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备品备件联合储备制度,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专业运维技术队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风电公司所属项目风机可利用率、风机故障率等各项指标在云南省内风电项目对标中表现良好,利润指标优秀。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2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通过对电量指标和设备运行水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数据公示及最终评审等程序,会泽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海梁子风电场及大姚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大中山风电场从参评的 47家发电集团、2172家风电场中脱颖而出,大海梁子风电场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AAAAA”称号,大中山风电场被评为 2022年度“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AAAA”称号,展现了公司风电业务板块优异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

  风电公司始终将提高技术水平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设备技术方面:一是在设备选型上,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SVG(无功补偿装置)、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发、输、变电设备,均采用具备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特点的设备;二是在技术应用上,采用了电力行业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能量管理系统、风功率预测系统、AGC/AVC(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等,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在技术人才方面,风电公司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努力,培养了一支专业的风电场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队伍,可以独立检修和维护风电场各种设备。

  公司控股股东能投集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授权的能源投资项目出资人代表及实施机构,是云南省能源战略的实施平台和能源资源开发、建设、运营及投融资主体,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主力军,能投集团具有较强的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优势,在新能源后续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能投集团全力支持公司做大做优做强新能源业务,公司通泉风电场、金钟风电场、永宁风电场及大姚县涧水塘梁子风电场项目均为能投集团中标、交由公司执行。与此同时,公司与能投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绿能集团签署了《代为培育框架协议》,借助代为培育方式,有利于公司及能投集团、绿能集团协同配合,快速锁定优质项目资源,为公司争取更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此外,公司与控股股东能投集团于 2024年 1月 24日签署了《委托经营管理协议》,能投集团将其全资子公司云南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全部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公司行使。根据协议约定,在托管经营期内,云南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光伏发电项目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条件的,公司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或能投集团通过合规方式优先注入公司。

  以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基础,以新能源电站远程集控中心建设项目为抓手,以昆明安宁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建设为起点,以新能源制氢及钠离子电池等产业链的研究探索为升华,促进公司由“传统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新能源综合运营商”转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能源安全“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能源电力保供和能源产业发展系列谋划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公司改革发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可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战略部署。2023年,公司风光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风电项目开工 52万千瓦、投产发电110万千瓦。通泉风电场于2023年1月全容量并网,从开工到全容量投产仅10个月零8天;永宁风电场(云南省一次性核准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场)于12月全容量并网,从开工到全容量投产仅1年,创造“三个第一”,取得“五个行业领先”;涧水塘梁子风电场于8月全容量并网;华宁葫芦地光伏项目一期 12月并网,公司投运新能源装机规模迈上150万千瓦新台阶,发展后劲更足。

  2023年,面对云南电力电量“双紧”的严峻态势,公司坚决推动风电、光伏机组应发尽发、满发多发。全年累计发电21.06亿度,较上年增发125%,有力支撑了云南省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双保双赢”。

  资源获取方面,通泉、老尖山、永宁(弥勒和泸西片区)共 4个风电场扩建项目(67.125万千瓦)成功列入云南省 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公司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严控质量进度和安全,力争尽快建成并网;此外,曲靖、玉溪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完建,形成 3600万方天然气储气能力,填补云南省大型储气设施空白,后续将充分发挥其应急调峰功能,助力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向管理要效益,明确 10项改革要求、27项重点任务及57项具体措施,已完成19项、持续推进38项。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更加鲜明树立实干导向、价值导向、奋斗者导向,健全完善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机制,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多类职位薪酬晋升通道;完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进一步优化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组织结构,优化盐业销售职能划分,启动生产端“大部室、大车间、大班组”改革,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践行精益生产、精准营销和精细化管理“三精管理”理念,编制《2023年“三精管理”行动计划》,形成 57个重点项目,明确项目经理、目标、措施、进度;全面开展覆盖公司本部及各所属公司“月月考、月月比、月月督”和“红黑榜”机制,实现管理提效、经营增效。存量风电精细运维,全年发电量同比增加 9197万度,全年利用小时数较云南省平均高102小时;加权平均市场化交易电价高于省内平均电价 0.03609元/千瓦时。紧抓关键要素和内部管控,盐板块原煤采购单位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175元/吨(含税),全年生产盐硝产品174.87万吨、同比增加1.15%,总产量、日均产量、主装置单位产品耗蒸汽等指标再创历史最优,昆明盐矿入选 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推行标准化、网格化营销,全年盐硝销量176.81万吨、同比增长1.80%,再创历史新高,省内小袋盐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一体推进优质气源客源开发,天然气板块累计输(售)天然气2.54亿方,同比增加25%,再创历史新高。有序推进存量贷款置换,全年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47BP,财务费用稳步压降。

  报告期内,盐板块借力杭州亚运会、进博会、绿博会、南博会,开展全渠道宣传营销,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普洱盐-原生岩盐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象牌”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食盐追溯系统荣获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成果二等奖,2023年度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案例及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与此同时,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云南盐业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能源板块方面,所属大海梁子、大中山风电场获评全国5A风电场。

  报告期,公司严格根据《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它内部控制监管要求,对照证监会、深交所监管规则修订情况,制定了《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试行)》《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等管理制度,完成了对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独立董事制度》等管理制度的修订,公司内控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报告期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2023年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国资委首批“公司治理示范创建企业”,公司董事会及董办双双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度上市公司优秀实践案例”,公司成功入选证券日报“2023ESG先锋践行者案例”并荣获“ESG先锋践行者”荣誉称号。

  报告期内,公司全方位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年内未发生交通、火灾、电力、设备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件,所属公司主要生产装置、城市配套管网、支线管道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得益于上述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报告期公司合并口径资产、收入、利润、经营净现流等主要指标实现稳步增长。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0,410.49万元,较上年(调整后,下同)增长8.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25.69万元,较上年增长 76.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2,910.52万元,较上年增长10.3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758,352.9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7,944.1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95%。

  2022年3月23日,公司董事会2022年第一次定期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

  服务云南省重大发展战略,助力“绿色能源牌”和“绿色食品牌”建设,为股东与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云南绿色能源领军企业、绿色食品骨干企业,区域内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综合运营商。

  基于“十四五”时期公司顶层战略发展方向,对公司现有风电、盐业、天然气三大业务板块进行优化调整,丰富拓展“能源”及“盐业”业务板块内涵,形成“绿色能源”和“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业务板块。其中:绿色能源业务板块包括电力和天然气两项业务。绿色食品板块包括食盐调味品、食品新消费、绿色食品综合服务平台、工业盐、日化盐五项细分业务。

  “绿色能源”板块是本规划期内公司的战略核心与发展重点。一方面,加强对电力生产业务的资源投入,提高装机规模,巩固竞争优势,确保公司品牌的塑造。通过对电力产业生态潜在优势领域的机遇性投资,加强与公司核心主业或能投集团相关业务的资源协同,为公司远期的业务生态构建提前布局,获取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公司“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加强终端燃气市场的开拓。

  “绿色食品”板块是本规划期内公司的战略支撑和市场化改革重点。通过精确的资源投入促进整体业务的市场化转型发展,优化产品及市场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降低产品的能耗、物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质量效益。同时加强在食盐调味品、食品新消费、绿色食品领域的开拓,做好品牌赋能及渠道增值,强化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盐业竞争优势。

  至“十四五”末(2025年),公司将力争实现以下基础目标:公司整体资产规模超350亿元、营业收入达47亿元、利润总额达到9亿元,其中绿色能源板块装机规模513万千瓦,资产规模达333亿元、营业收入达32亿元、利润总额达7.5亿元;绿色食品板块资产规模超20亿元,营业收入超15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正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中期修编工作。

  报告期,公司销售盐硝产品176.8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2.27%;售电20.25亿度,完成年度计划的78.05%;销售天然气 2.54亿方,完成年度计划凯发在线的107.56%;实现入

  户安装1.20万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17.24%;实现营业总收入29.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75%;实现利润总额4.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3.02%。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7.19亿元,较上年增长28.06%;预计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较上年增长23.41%;预计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9.50亿元,较上年增长2.25%。

  上述经营计划与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4年的盈利预测,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特别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将全面加强资本规划,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及实际资金需求,结合公司具体财务状况,合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确保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

  公司所属的电力、氯碱行业与国内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经济下行周期将直接引起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电力需求的减少,行业周期波动可能导致公司工业盐等主要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从事的风电及光伏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管理业务目前处于国家及云南省政策鼓励发展阶段。但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区域政策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则有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电力市场建设将逐步完善,此外云南省内发电机组的集中投产等因素也可能加剧行业竞争,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食盐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云南省内食盐、工业盐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省外食盐品牌进一步加大对云南省的销售布局力度,对公司盐板块食盐市场份额形成一定冲击。

  风电项目投资以机组、塔筒、升压站、新增电气设施等设备投资为主,设备投资成本受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果公司未来采购设备的价格较可研报告测算价格上升,公司风电项目的投资成本将增加。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施工范围增加、征占用地范围增加等不可控情形,将导致募投项目投资成本增加。同时,贷款利息也是项目投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未来融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公司风电项目的投资成本增加,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天然气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期慢,项目风险较大。气源进口资质、燃气初装费、管输费等受政策影响较大,项目存在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等风险。

  目前公司所采购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中石油西南销售分公司,虽然公司与西南分公司已签订了长期供气合同,在较长时间内能获得稳定供气,但如果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公司向主要供应商的采购需要得不到满足,抑或是供气合同到期后,公司未能与主要供应商及时续签或新签订供气合同,将直接制约公司天然气业务的发展。

  公司天然气板块下游用气客户开发受供气价格、行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而可能存在市场开发缓慢或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新能源板块对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存在较大程度依赖,每年来风情况及太阳能辐照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风电场及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效率及经营盈利情况存在一定程度波动风险。

  风力发电企业如遇大风、凝冻、强沙尘暴、雾霾、雷击等自然灾害,风电场将会遭受重大影响,包括对风机设备、风场运营设施的破坏以及输电线路的损坏等。在这种情况下,风电场的生产水平可能会大幅降低甚至暂停运作,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安全环保工作历来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公司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环保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污染治理减排措施,强化日常管理和环保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公司环保设施运行正常,主要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但在环保设备出现故障或特定情况下,可能导致排放参数不达标而被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政府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可能在未来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可能导致公司需加大对环保方面资金、技术投入。

  一是紧紧围绕“精益生产、精准营销、精细化管理”,编制和实施公司 2024年度三精管理行动计划,抓好项目落实,持续优化“产量、单耗、成本、效率、质量”五要素。二是完善公司三精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三精管理推进工作组”,立足自身、引进外部实战专家,应用成本会计、精益生产、质量管理、产业链、供应链等工具方法,持续改进公司的库存、设备、现场、流程、营销、投资等管理水平,促进公司降本增效,提升效益。三是优化经营分析会和“月月考、月月比、月月督”和“红黑榜”工作机制,用业绩说话、用数字说话,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加强协调,确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集中力量攻关项目建设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金钟项目尽早投产。加快昆明盐矿、普洱制盐接替井项目建设,保障盐业可持续发展。抓好天然气公司开远-蒙自、文山-砚山支线,曲靖、玉溪储气库长周期、安全运营。二是统筹力量,巩固提升资源获取成效。认真研究全省在年内投产新能源 1500万千瓦的整体计划,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提前谋划、研究确定新能源资源获取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清单。三是紧抓落实,持续推动瘦身健体。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力争年内完成7户瘦身健体目标。

  一是扎实开展改革发展三年行动。以优化布局、战略整合、深化改革、质效提升为突破方向,跟进落实10项改革要求及27项重点任务,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完善机制体制。完善各板块所属公司机构编制和用工管理模式,严控公司本部及管理人员占比,培树“三个优先”选人用人导向,建立“三元”薪酬模式,健全“当下+未来”“财务型+发展型”的考核机制。三是持续赋能干部人才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青年骨干读书、导师职业指导、教育培训、轮岗交流、上挂下派、课题攻坚等方式,压担磨砺青年人才,培养储备一批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四是统筹推进示范创建。全面加强规范化治理,确保一季度高标准完成创建验收,打造公司治理示范标杆企业。五是深化合规管控。继续推动公司合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融合,搭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聚焦实现“细分领域行业地位一流、效率效益一流、管理能力一流、合规建设一流”,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和云南一流上市公司的长远目标,持续开展对标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力争在关键指标上取得进步。

  一是提前谋划、精准开展赋能培训。在生产端开展精益生产等实战培训,在营销端开展标准化营销、网格化营销、新零售、抖音直播等课程的培训,在管理端开展管理会计、领导力等培训。二是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在各所属公司选拔并培养一批优秀内训师。三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型组织。四是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识别工作。五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聚焦难点堵点,主动发现基层发现不了的问题,协调基层协调不了的关系,解决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是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着力推动安全生产“吹哨人”管理机制落地生效,形成“严管厚爱,人人参与”的正面安全风向标。三是提升安全标准化对标管理水平。各生产单位继续深化对标创建、评审、运行和管理,推动标准等级、评价分数进一步提升。四是深化合规体系建设。要推动合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融合,完善重点领域合规指引,搭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做好风险识别、预警、研判和应对全过程管控。

  猴痘疫苗概念股Emergent跌超8%,该公司猴痘疫苗此前获得美国FDA批准

  央行:2024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9万亿元,同比下降2.1%

  央行:2024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9万亿元,同比下降2.1%

  国家发改委:将在深海、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再推出一批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 Copyright ©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电话:0898-0898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