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荆江巨变
2024-10-07 12:45:20
停产后,楚源公司的主题党日活动还在继续,这已是公司党总支第3次组织学习《习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论述摘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鹏在笔记本上写下学习心得:“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环保处罚不是不给企业留活路,而是帮助企业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我们要体现企业担当,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就在这长达9个半月的全面停产期,那些过去斥资千万的生产设备,被如同废铁一般拆卸。而在厂区另一边,9700万元投下去,企业污水处理厂“生长”出新装备,开启运转,经过处理和检测的废水进入新的循环或达标排放。
2016年12月,第三方机构现场踏勘、评估楚源整改情况,12月26日,楚源公司恢复生产。
楚源公司就在石首张城垸工业园区内,公司旗下企业占整个园区用地80%以上,厂区距离长江1.2公里。从空中俯瞰,工业园区正处于九曲回肠的长江之腰。
停产的日子里,楚源是艰辛的,荆州也是艰辛的。荆州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被拉低两个百分点,石首市的税源也受到很大影响。
就在复产两年后,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打响,楚源公司被列入省经信厅沿江改造企业名单,再次进行整改。
“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这条看起来触目惊心的标语,却是楚源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是又一轮自我淘汰。”杨鹏深知,改造过程也是企业提档升级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新技术,改什么样的工艺,企业要有谋划和准备。2017年,公司旗下两家子公司停产,这一次,他毫不犹豫,继续关停楚源所有落后产能。2018年,楚源成为荆州市最早完成就地整改并通过验收的化工企业之一;2019年,入列湖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2017年,楚源公司上缴税金7027万元,同比下降63.1%。但面对这组数据,《湖北党员生活》杂志评论:今天的楚源更值得我们尊重。就像习2013年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说的,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就在楚源公司完成验收的这一年,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进度表也亮了底牌——2020年12月31日前,长江1公里范围内所有化工企业必须完成“关改搬转”,硬账硬结。
“关改搬转”是治理“化工围江”的破解之道,治理行动的展开,更是荆州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一步。
“我们肯定是希望企业越来越好!”连传飞告诉他们,“关改搬转k8凯发官网”,是政府对化工企业的引导和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尊重每一家守护环境底线的企业,支持大家在“关改搬转”中找到一条新路。
荆州工业主战场,荆州开发区。在东方大道以东,上海大道以西,有一片8.62平方公里的土地,地下整齐分布着雨污分流管网,管道接口,一头通向企业,另一头通往污水处理厂;地上是互联互通的综合管廊,上游企业的余热、余气被输送到下游企业。漫步在这里,如同走进了公园,鲜艳的花儿缀在枝头——这是未来化工企业搬迁落户的地方,荆州绿色循环产业园!
园内有一潭“湖”,如镶嵌其间的一面镜子。这里,是沙隆达公司投资1.2亿元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这个污水处理厂占沙隆达公司新厂区面积的1/3,每天能处理2万吨废水。在污水处理厂附近,还有一座投资4500万元建成的废液焚烧装置和尾气生物除臭装置,投产启用后,这个装置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恒温游泳馆”,生物菌一边在泳池里畅游,一边吞噬焚烧装置吐出的臭气。
每次来,沙隆达公司党委副书记江成岗都心情愉悦,那是放下心结后的如释重负,也是心愿达成时的满足轻松。
始建于1958年、地处长江之滨,沙隆达是一家以盐化工为基础、农用化工为主体、精细化工为特色的大型化工企业,前身是沙市农药厂。这60多年来,沙隆达一直在寻找一条路,通往更广阔的天空。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到2017年演绎“蛇吞象”收购安道麦,企业成为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资唯一上市平台,被称为“中国农药行业第一股”。
将企业打造成全球农药变革中展现中国力量的旗帜和标杆,是江成岗和同事们的毕生追求。但这些年,市民频繁的环保投诉,让他们痛苦反思、猛然警醒——荆楚大地上,城市、企业都是荆江之子,大江哺育的孩子,该怎样守护好母亲河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丽?
“实施工业治污达标计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沿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沿江不再布局重污染项目和产业,工业园区污染排放集中处理,所有工业项目全部进园区,污染排放物实行总量控制。”“关改搬转”的政策和方案被牢牢刻在企业家们的脑海里。
十字路口,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方位、自己的路,彷徨中,答案逐渐呈现——不生态,就出局,只有搬大、搬强、搬绿、搬新,才能活下来、活得更好。
在生死关头,化工企业如同森林里的精灵,寻找着自己的生存之地。在这个森林里,猛兽有猛兽的力量,蚍蜉也有蚍蜉的智慧。
他的手机里躺着一条信息:“老丁,昨天又来了。”他不禁感叹,天地之大,路在何方?
肖稳发,荆州市天合科技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前,他筹资500多万元,创办了荆州市天合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凭借着一流的乙氧基化和丙氧基化技术及设备,企业的溶剂类产品备受国内外客户青睐。3年前,企业耗资百万,更新生产线和工艺流程,如今,正是最红火的时候。
政策公布、方案明晰、时间明确。“关改搬转”红线政策宣布后,天合科技这样的小化工企业就徘徊在关停、转产的边缘。
短信里说的“老丁”,是市生态环境局荆州开发区分局局长丁家军,也是天合科技的企业秘书。
丁家军翻开随身携带的“一企一策”方案,肖稳发沉默了。设备上那一张张封条,如山一般沉重,隔开了眼前的路。丁家军的话也让他深思,“生态环境保护的‘三线一单’就是底线,我们不能一次次地为了经济利益而放松底线。企业既然有技术和工艺上的优势,就一起想办法,把优势效应释放到最大。”